让百姓“放心用中药、用上好中药” 桐君仁医标准化煎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
生病喝中药的时候,你有没有好奇过,手中这碗汤药,从田间地头的药材,到入口的汤剂,都经历了些什么?那些中医经络发展历史、深奥的经典理论以及传奇的中医药故事,是否经常激起你无尽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?
2025年3月,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《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引领下,中医药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如何推动中医药服务标准化、现代化,让传统瑰宝更好地惠及百姓,成为行业重要课题。在河南郑州,桐君仁医中医馆以创新实践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——通过建立标准化煎药服务体系,实现从道地药材到科学汤剂的全流程守护,让中医药服务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便捷。
精细流程 煎煮有讲究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提出,要“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,推进中医药标准化、信息化建设”。桐君仁医积极响应,创新打造“1个中央药房+N个社区终端”的集约化服务模式,通过统一采购、统一煎煮、统一配送,破解传统中药服务“分散低效”的痛点。他们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,到精准煎药、科学包装,再到迅速送到患者手中,每一处细节,都默默守护着患者的健康。
从医生开完药方,电子处方同步传输至桐君仁医中央药房,到打印出带着专属信息的条码煎药单,再到专业药师依方调剂药品,随后进行浸泡、煎煮、包装、快递,最后送达患者手中,每个步骤紧密相扣,严格管理,形成了一套极具创新性的煎药服务体系。
严选精筛 好材出好药
“药材好,药才好”。好的汤剂,离不开优质药材的支撑,比如河南的“四大怀药”—— 怀山药、怀菊花、怀地黄、怀牛膝,只有在当地独特的水土、气候条件下生长,才能拥有最佳药效。然而中药材市场的品质参差不齐,想从中挑选出精品药材,并非易事。
桐君仁医严格践行《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》中“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建设”的指导方针,与河南怀庆、安徽亳州等全国优质产区建立直供合作,从源头上保障药材品质,确保每一味药材“出身正宗”。
除了把控产地,药师们也个个练就了“火眼金睛”,掌握眼看、手摸、鼻闻、口尝等鉴别方法,凭着一层层的严格筛选,每一味进入药房的药材都经过重重考验,确保质量过硬。
科技赋能 高效又安心
《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中明确提出,鼓励建设基层共享中药房,加快推进绿色智能制造和关键装备研发应用。
作为一家数字化医疗企业,桐君仁医的中央药房“科技化”满满,配备的100多台现代化智能自动煎药机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,精准调控煎药的时间和火候,最大程度保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,让每一碗汤药都能充分发挥药效;真空包装技术则解决了汤剂易变质、携带不便的难题,让患者“随时喝上放心药”。
以往患者取中药汤剂,从抓药到煎煮再到拿到药,往往需要耗费数天时间,现在凭借先进的流程管理和高效协作,当天就可取药。遇到紧急情况,还有“绿色通道”,曾有一位哮喘患者服用西药后病情突然加重,急需中药调理,得知情况后,煎药室优先安排,工作人员加班加点,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把药送到患者手中。
从一味药材到一碗汤药,桐君仁医以标准化、科技化、人性化的服务,搭建起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活的桥梁。这一实践不仅是对国家政策的精准落地,更是对中医药“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”发展路径的生动诠释。
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药、方便药,是中医药人的责任”,桐君仁医创始人桂伟的这句话,道出了企业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的初心。无论是为急症患者开通生命通道,还是通过社区终端下沉服务,都体现了桐君仁医对干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“大”事业的初心、决心和信心。
未来,桐君仁医计划将标准化药事服务模式推广至更多地区,并探索“互联网+中医药”配送网络,让优质中医药服务惠及城乡。正如桐君仁医中央药房负责人孟付荣所言:“我们愿做中医药守正创新的‘小火慢炖’者,为健康中国熬好每一碗药。”
桐君仁医数字医疗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开发区合欢西街8号3号楼1层、4层
接方热线:150361719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