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吒2、唐探1900大“火”,中医文化席卷而来,你get了吗?
最近,两部备受瞩目的电影《唐人街探案》和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,还引发了观众对其中中医元素的关注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跟随“电影”,一起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别样魅力吧!
唐探1900
随着《唐探1900》的热映,影片中的中医药元素巧妙地贯穿其中,让大家迎来了一波中医热。
影片中,主角秦福探案的方式新奇万分,开创了“中医探案”的全新模式。他通过中医“望闻问切”四诊法观察细节,结合五行相生相克理论,将药材特性、人体经络与案件线索串联,最终完美破案。
他运用望诊,观察死者手指伤痕,逐步抽丝剥茧,最终推断出死者生前接触过的特定工具。闻诊时,他凭借听觉和嗅觉,从声音细节、肢体语言中捕捉矛盾点。通过问诊,对证人、知情人的询问,构建案情脉络。最后对嫌疑人行为和心理的分析判断,如同中医切脉般洞察真相。
哪吒之魔童闹海
Part.1 哪吒为啥总是“一头火”?
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知道,哪吒似乎天生就是个“火气”很大的小家伙,动不动就“一头火”。别人生气时是发火,而他生气时,是发~~火~~!
对于这种现象,中医有解释:人体内也有“五行”——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分别对应五脏:肺、肝、肾、心、脾。哪吒之所以容易“火大”,其实就是心火旺盛的表现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”心火旺盛之人,情绪容易激动,就像电影里的哪吒一样。
如果您最近也觉得自己最近火气大,不妨试试清心火的食物,比如莲子、百合、绿豆等。
Part2:体质与阴阳平衡
魔丸与灵珠的象征:哪吒是魔丸转世,玩的是火,属“阳”;敖丙是灵珠转世,玩的是冰,属“阴”。
电影中敖丙附体哪吒之时,既有对立又有统一的“冰火两重天状态”,也充分体现了中医“阴阳平衡”的核心思想。此外,哪吒性格暴躁易怒,从中医角度看,肝在志为怒,心主神志,哪吒的情绪波动大概率与这两脏的功能失调有关。
Part3:乾坤圈的妙用
乾坤圈,又叫阴阳环,或者阴阳调和乾坤圈。它既是哪吒的法宝,也是调和其魔性的灵器。
从中医角度看,乾坤圈可以理解为“调和阴阳”的工具,帮助哪吒平衡体内的“阴”与“阳”(也就是魔性与人性)。中医治疗中常用中药内服,或者针灸外治的方法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。
Part4:李靖夫妇的“情志疗法”
中医认为:人的情志可分为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类型,是人体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。它们都与五脏,即: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的功能密切相关。这种关系既体现了情志活动对五脏功能的影响,也反映了五脏病变时可能出现的情志反应。
在哪吒的成长过程中,正是李靖夫妇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包容,帮助他逐渐摆脱了魔性的控制,变得更加平和、理性。从中医角度看,这是一种“情志疗法”——父母的关爱帮助孩子调节情志,从而改善了他的身心状态。
大 揭 秘!
李靖给百姓吃了哪些中药?
在陈塘关保卫战中,申公豹按照李靖的吩咐采买中药的情节瞬间将中医药文化的“法力值”拉满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,申公豹都买了哪些药:
三 七:散瘀止血、消肿定痛,用于咯血、吐血及跌打损伤;
蒲 黄:止血化瘀、通淋,用于各种出血及瘀血痛症、血淋等;
茜 草:凉血祛瘀,用于血热夹瘀出血证及瘀血经闭等;
冰 片:开窍醒神、清热止痛,用于热闭神昏等;
血 竭:活血定痛、化瘀止血、生肌敛疮,用于跌打损伤等;
红 花:活血通经、散瘀止痛,用于经闭、痛经等瘀血阻滞症;
当 归: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、润肠通便,用于血虚诸症及月经不调等;
苏 木:活血疗伤,用于跌打损伤、骨折筋伤等;
马钱子:通络止痛、散结消肿,有大毒,用于风湿顽痹等。
如此看来,《哪吒2》还真是一部含“中医”量超高的精品佳作呢!希望大家在观赏电影的同时,也能像哪吒和敖丙一样,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阴阳调和”
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经验。通过这两部电影,我们不仅看到了电影中的中医元素,更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桐君仁医将以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,不断挖掘中医的精髓,将其与现代科技和生活相结合,让中医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愿我们都能从中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。